《穷人》《白夜》与《赌徒》,陀翁的书是需要阅读基础的,是需要如《白夜》里的孤独的眼光,发现这个世界藏在平静中的汹涌的美。
关于物质、情感与女人的线连接着三篇文章的思想脉络,而侧重点又略有不同,只是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谓:人生。
《穷人》中的自卑与自尊,《白夜》里的获得与失去,《赌徒》里的人生如赌局。这些内容抛却翻译腔,与我的认知有着共鸣。
“白夜”是我喜欢的意象,虽然来源应该是《白夜行》,而在陀翁的文笔里,阅读到同一种孤独与怅然。是的,“我用一生走在白色的长夜里”,喜悦之后的惊愕,失去之后的冷漠,是期望的未来被现实斩断,只能与深渊对视。
关于《赌徒》,在就业困难的如今,我仿佛看着即将毕业的学生围着“工作”这个轮盘在赌,抵上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无数的人在身边喧嚣,盯着别的人上岸,也盯着更强的人下场竞争,就像书中所说的:眼中只有轮盘,再无其他的事物。
最后一点感悟是关于人生的设计,也就是我们的过去与现在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目光,世界对于你个人而言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世界都相对独立,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是由你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的,他们是你世界的存在物,是一种形式与影像,而非客观实在(这里,我就想说“子非鱼”的故事内涵在此)。“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生灭”永远是你自身的生灭,而非他者的生灭,艺术是心境与情感的渗透,是链接各个世界的,或是具象,或是虚拟的桥梁,这个桥梁是情感的凝聚,我们通过这个桥梁才能看到他者梦幻的世界。
从这个观念上来说,“通道”的概念,有着承载,也有着凝结的要求,无论是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都会遵循着“凝结——扩散”的要求。
对于我个人的认知,有了新的感悟。
《《白夜》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