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代《精灵宝可梦》游戏中,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大概就是用各种方式获得化石再拿去复活。最初几代中入手化石的方式非常简单,因为化石种类只有两种,通过剧情获得化石然后拿一个去博物馆旁边的研究所就可以复活出宝可梦。到了后面几代,随着化石种类的增加,可被复活的宝可梦种类也随之增加。
前段时间有很多人吐槽,近几年在化石中诞生的宝可梦设定得越来越离奇了,比如里面有一只叫“雷鸟龙”的宝可梦:首先在游戏中对雷鸟龙的设定本来就很离奇:头小尾巴巨大,上半身类似迅猛龙,下半身则是剑龙;再来它的整体设定是因为吃光了赖以为生的植物而灭绝了(?)……本着存在即合理的想法我又看了看其他化石宝可梦的资料——雷鸟海兽。
果然和名字一样,头还是那个头,就是身体变得更像鱼类生物或者蛇颈龙,而它灭绝的原因是身体移动太缓慢(??)。
尽管游戏设定里这些宝可梦因为一些看上去很敷衍的设定而灭绝,让人对比其他宝可梦不得不感叹,不进化还真的说不过去……但实际上这些看上去有点好笑的灭绝设定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在现实中关于物种灭绝的书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总结起来造成物种大灭绝的原因主要有巨型小行星撞击、火山爆发和酷寒、冰期引起的灭绝。
而在《拉马克的复仇》中,作者彼得·沃德将这三种灭绝原因假说加入了表观遗传学,通过表观遗传效应深入探究了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
《《拉马克的复仇》读后感5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