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起作用的话语,从来都不是那些充满着戾气的负面批评,而是抓住适当的时机、引用实际案例分享给孩子的正向引导。这种现象令我思索:究竟是什么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作用?
自从读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我明白了:要做到有效管教孩子,可以不惩罚,也可以不骄纵,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足以引导孩子知恶向善,自动消除孩子的坏习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
但简·尼尔森的观点告诉我的主要是正面管教方法起作用的形成机制,却没有带读者深入探讨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似乎知其然,却理不清其所以然。
“牛爸”陈钱林很早就关注了这个问题,他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并结合自身35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论述,最后总结成《教育的本质》一书,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教育的本质,并将之细分为:教育的本质、教学的本质和家庭教育的本质。
近来,趁每天陪孩子写作业的功夫,我翻阅了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的确实现了陈钱林的教育初衷,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学校教育联系家庭教育,并将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相融合。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4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