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明月,因人而异,每人看到的月光不同,那么每个人所追逐明月的方向方式也不同,而斯特里克兰便是其中一支特殊群体的代表。斯特里克兰的个性是奇特的,复杂的,受折磨的。他违反了所在人群的常规,打破世俗道德的束缚,超脱于当代物质文明之上,着力构造内心的情感世界。
大多数人面对理想与物质文明的冲突时选择或是直接搁置自己的理想个性,或是去寻求理想个性和物质文明的调和,如果调和失败,再去向物质文明妥协。斯特里克兰最终作出决定离开家庭也必是感受到其理想个性和物质文明不可调和后而对现实束缚做出的强烈回应,他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个性,所以斯特里克兰的事迹在我们眼中是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是荒谬的,但他又能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
哪怕我们赞同了他的选择,也会觉得他的行为方式人生态度过于极端。作者在前几章里连续写了几次聚会来刻画当时社会的文人雅士虚伪的形式主义,而斯特里克兰的妻子恰恰以结交这些人为方向,她不得不妥协于家庭生活,但她又想触碰自己的月光,但是这片月光注定是虚幻的,面对理想个性和家庭生活的矛盾,她选择了向家庭生活妥协,而斯特里克兰选择的是自己的理想个性,矛盾双方是对立的,所以二者的分离也是必然的。
矛盾双方也是统一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二者在各自的道路上有着自己的独特结局。这个矛盾也体现在迪尔克和他的妻子当中。至于斯特里克兰的怪癖的态度和极端的性格,我想当一个人于所有人背道而驰时,那他必定表现出轻蔑,无所谓的态度,他的思想只能在内心激荡。
斯特里克兰是个艺术家,我们大多数人也是,他的手段是绘画,我们或者是生活,或者是工作,或者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或者是当一个全职妈妈等等很多很多,但前提是我们做什么是出于热爱,或者是为追逐所爱做准备,择一事,终一生,我想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但是择一事的对象不要是妥协的结果。
斯特里克兰成为艺术家的手段是特别的,但是特别的路总要有人走的,他的时代又是特殊的,社会环境又是复杂的,所以他追逐自己的月亮时不断遭受折磨,最终他还是成功了,因为他勇敢,他心有所爱。有了月亮我还要这么多便士干什么呢,六个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