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19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虽然他自己评论起自己,说道是“二流作家”,但大家更加愿意评价的是,毛姆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作家。有幸看过他的几部长篇小说,他写东西看似是闲谈笔调,实则毒舌、聪明,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人情世事包括人生道理总被他一语中的,大多言语都能够击中内心。且文笔直白、自然、细腻,深得人心。
关于毛姆读书随笔,一直听闻,说是了解好的西方文学的必备书籍。毛姆读书读得多,写起评论来,虽然不是专门的,但是从作家的角度点评也是极有趣,其中干货和八卦兼具……读完《毛姆的书单》里的一些读书随笔,我深以为然,的确是一本有趣又有料的好书。
毛姆说读书是为乐趣,是为享受,但是应当读对自己有益的书。可以跳着读,也可以同时读好几本。一部小说必须引人入胜,“作者所讲述的故事应该有说服力,并且有条有理。要有开端,中间和结尾,而结尾必须是开端的自然结局,事件的情节要具有可能性,不但要有利于主题发展,还应该是由故事自然产生的。”人物的性格是很重要的,言语的表达要明确、简洁,不能过于冗长。
小说可以发出对生活、生命、存在以及意义的拷问,但最好是从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角度出发,不管是哪一部小说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这是自然的。小说应该是关注当下,切近真实,但是要有故事性,有精彩情节的小说看的人更加多。畅销书之所以成为畅销书,肯定是有引发了读者兴趣点的地方,哪怕是微乎其微的…
最喜欢看的是他写文学作品的评论随笔,大多是就一个作家整体来说,他的生平,代表作,写法以及影响……首先,特别喜欢看书评的我,居然获得了写故事大师毛姆开的书单,这实在是收获,虽然他提及读书就有说明,千万不能因为是他就推荐才去看这些书籍,但依然不得不说是因为他的讲解,愈发加深了我想阅读一些书的欲望。
第二,即便没有看过这些大师作品,却可以通过这些文字了解一些文人逸事,这也是极好玩的,我也不得感慨毛姆先生真的是够八卦的,评价起一些作家的作品自然是客观的,一针见血,深刻而独到;对于那些存在于他们乱七八糟的私事、以及就此反射出来的人性弱点,更是诙谐辛辣的说道,读着有趣。
简奥斯汀的文字里是日常细琐,而她留下的家信充满了幽默感,这让毛姆找得到极大的共鸣;《呼啸山庄》到底谁写的一直是有争议的,毛姆也就文笔及其思想过程做出了自己分析;狄更斯的家事有点乱的,进入上流社会之后奢侈得狠;巴尔扎克亦是风流成性,也总被催款负债累累的;也写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多疑,自负,自私,轻率,心胸狭隘,愚蒙冷漠等,说实在的,有些颠覆人的想象……也恰恰是这样的一些有性格缺陷且生活方式糟糕的人造就了一部部经典作品。
估计也只有毛姆会犀利的评价世界四大文豪(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母语文笔都很糟糕,教人费解。不过他又说:“精美的文笔并非小说家必备的基本素养,充沛的经历、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造、敏锐的观察以及对人性的关注、认识和同情才是”。
大部分作家笔下的人物都是自己或身边人的缩影,或在其中加入对未来的期盼。有个原型再进行创作,这个道理千百年来不会变,也就此才写得更加得心应手。毛姆也不例外,比如他的那本《月亮和六便士》,大部分人说,就是以高更为原型去写的。
通过作家的生平去理解其作品是很有必要的。其中大多人的作品可能令人记住还是正面人物和积极导向,作者分析人性探讨人生,好像什么都明白了,可是现实恰恰相反的,作者本人的生活是一团糟要提到他们的为人甚至可用卑鄙无耻等词汇,极大可能就是他正是自己作品里让人最讨厌的反面角色。这并不会少见,却总教人为之惊讶几秒。
毛姆的言语简练直接,内容丰富,不是故作高深的。哪怕是有很多大段的文字,读起来也不累,是我喜欢的。毛姆叔叔说的,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不会去用太多的专业术语,只是恣意随心的。也许是同样身为作家,用作家的角度去思考其他作家的作品,挖掘其中的奥妙和背后故事,他对于阅读的太多以及对于作品本身的评价总是独到的、精确的。而毛姆式的毒舌幽默也使他的评论随笔极具风格,八卦看得畅快的同时,也使得我们扩展思路,作文www.yuananren.com去学习“如何读书”“如何写作”。
通过这些读书随笔,读者可以更加深刻的知道作家毛姆对于人生有怎样的态度与想法,也可试着了解到他看待一些事情的思考过程。作者:程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