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2000字 -凯发游戏

在萧红的文字之河里,心曲流觞,最触动我的是七月十五呼兰河上的河灯。短短的三页文字,我反复看着,想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像极了夜色里漂泊的灯盏。

“七月十五盂兰盆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小女孩萧红如临盛世般看着“瞎子、瘸子都来看河灯(这里说错了,唯独瞎子是不来看河灯的),把街道跑的冒了烟了。”在千万人观众的注视下,金忽忽的,亮通通的河灯,漂流而下。“大人们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水之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我仿佛能看到那些“乡下人”盯着土块斤两的眼睛里倏的闪过的光亮。

萧红并没有让这份光亮停留太久。她接着说道,“再往下流去,就显出荒凉,孤寂的样子来了。”“流到极远处去的,似乎那里的河水也发了黑,而且是流着流着就少了一个。”“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无来由的来了空虚……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

《呼兰河传》.jpg

这河灯,就是呼兰河的命运,也仿佛是萧红漂着漂着就不知去向的31个春秋的人生。

在呼兰河一切都“没有关系”。脸长得黑乎乎、笑呵呵,辫子又黑又长的团圆媳妇刚刚过门就挨了打,打得特别厉害,吊起来打得昏过去了几次。没啥关系,早该打了,谁让她“坐在那儿坐的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

在呼兰河关系重大的是跳神。那一番动静全村听得到,人人看得见,比放河灯、走庙会、看社戏更加吸引人。大神、二神唱词手法,引得全村人半夜不忍离去。大家眼里戏一样看,心里准准的盘算着东家的价钱,嘴里是子女的孝心长短,婆婆的出手大小。

兹事体大,满脸通红昏昏沉沉的团圆媳妇在全村眼睛的监督下,躺在炕上,跳了一个冬天的大神。画了花脸、扎了纸人、吃了全毛鸡、贴了十吊钱一贴的画符,终于快要死了。

呼兰河的人们没人问起团圆媳妇为啥每天哭喊,为啥全身是伤,倒是忙着出各种各样的偏方主意,仿佛那才是天大的正事。作文www.yuananren.com倒是外乡的云游仙人看到团圆媳妇脚心被烙铁烫伤的疤痕,竟一时忘了赚钱,喊道“这是什么,老胡家婆婆虐待媳妇,做婆婆的死了下油锅”他越说声音越大,似乎要喊起来,好像他是专打抱不平的好汉,而变了他原来的态度。

团圆媳妇终于死了。在死前被抬进大缸里,大缸里满是热水,是滚热的水。她在大缸里叫着、跳着,好像要她命似的狂喊。团圆媳妇死前又黑又粗的辫子突然掉了。这些都“没有关系”。倒是老胡家的豆腐饭请的“酒菜真不错。”“鸡蛋汤打得也热乎。”女孩萧红问起团圆媳妇怎么死的。有二伯奇怪“你问这个干什么?”。

团圆媳妇这个故事,萧红用了很长的篇幅。脱离了旁观者的视角,特别用一大堆括弧像上帝一样把所有看不到,听不到但真真正正隐秘角落都写了下来,把一切的曝光在烈日下,看的人灼心。

《呼兰河传》写成,萧红也快死了。她不能停止爱萧军,而萧军不能停止出轨。萧红唯有独自逃离上海时写信给萧军“什么能救了我呀!上帝!什么能救了我呀!我一定要用那只曾经把我建设起来的那只手把自己来打碎吗?”我想此时,萧红的又黑又长的辫子掉了下来,心在滚水里滚了三回。萧红死了,只留下悄吟(萧红的笔名)。

1942年1月19日,弥留之际的萧红在香港玛丽医院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把不甘的希望留在了磨倌冯歪嘴子身上。这个男人不像呼兰河的人们漠然,也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绝望。他为着爱他的王大姑娘留给他的一双儿女,他坚信自己要把孩子养活大,必须要在呼兰河里生下根。于是他有了想象不到的镇定。在尽遭白眼、冷遇的呼兰河破烂的磨坊里,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他坚定的活着,他本该去死,却一天天好好的活着,孩子也越发活泼。人们不解,甚至有些恐慌起来。

萧红曲水流觞的将故事停留在冯歪嘴子这盏亮闪闪的河灯上。我合上书,心中充满温暖的力量。与通篇的阅读时间相伴,我一直想着那场梦中的盂兰盆会,想起那篇披星戴月只为一人写就的小说。而我在人生之河淡淡的远处,也有着一盏灯。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0字》.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复制全文
导出文档

1:《坏小孩》读后感600字

2:《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网站地图